新華社上海1月29日電 題:長三角:“一件事”講述民生獲得感新故事
新華社記者何欣榮、胡潔菲
悠悠萬事,民生為大。小孩出生、醫療付費、居民“身后事”處理……在長三角,一批辦件量大、涉及部門多、辦理難度高的事項,通過政府內部的流程重塑被歸集為“一件事”,不斷提升居民辦事的便捷度。
所謂“一件事”,就是將政務服務的理念和模式,從“找部門”轉向“找政府”。辦事的居民和企業不用詳細了解該去哪些部門、走哪些流程,只需通過一個線上或線下的窗口,由其“一口受理”就能辦理。
打開上?!耙痪W通辦”總門戶的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專欄,找到其中的“醫療報銷”,點擊就可以在線申請報銷。“醫療報銷一件事”是由上海市醫保局牽頭,會同上海市民政局、總工會和大數據中心共同推進的一項改革。通過數據的跨部門共享,實現了“減材料”“少跑動”。
在上海,2020年以來上線的市級層面“一件事”已經有27項。27件事上線后,平均減少辦事環節70%左右,累計辦件量超過260萬件。
化繁為簡、化零為整。政務服務“一件事”改革不僅是物理層面的省時省力,更是一項暖心窩子工程,是對民眾期盼的有力呼應。
曾有人梳理過,要辦好一個人的“身后事”,有可能涉及的部門多達十余個。如何辦好公民“身后一件事”?浙江省海寧市政府近期將死亡證明開具、遺體火化和遺產繼承等“多件事”組合成“一件事”,家屬只要帶上逝者和自己的身份證、戶口本及銀行卡,簽一次字就可以完成逝者所有遺產的查詢授權。
授權后,政務服務平臺會將查詢信息推送至銀行、保險公司、車管所等部門,并將支付寶等電子賬戶納入查詢范圍,各部門同步開展查詢并反饋結果。同時,依托電子公證書,相關部門會將余額直接歸集到遺產管理人(繼承人)賬戶。
解決辦事難,關乎民生福祉和經濟發展,但要真正把事情辦好、辦到民眾心坎兒里,還關乎治理智慧。
長期以來,在以部門為中心的“條塊分割”管理模式下,居民和企業為辦“一件事”,往往要跑多個部門、辦多張證,這對辦事人時間精力和社會資源來說都是浪費。如今在長三角,“一表申請”“一口受理”“一網辦理”……一系列便民舉措的背后,是政務服務從管理者視角向服務者視角的轉換。
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鄭磊表示,政務服務改革不僅要“有速度”,考評群眾跑動次數、所花時間,還要真正關注到用戶的感受和體驗,做到“有溫度”“有態度”。長三角各地不謀而合、爭相推出“一件事”改革,就是“繡花式”治理精神的重要體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