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河北省保定市加快城市更新,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加快落地。特別是推進背街小巷改造提升,堅持“一街一景”“一街一特色”,注重功能性、便民性、文化性,為城市增添更多暖意、愜意和詩意。
城市韻味
一塊巨大的L形裸眼3D曲面屏幕矗立于保定市競秀區D19街區的核心地帶,循環播放太空主題畫面,給人強烈視覺沖擊。墻面被立體涂鴉點綴,電競朋克元素與青春美學交匯,構成一幅潮流畫卷。很難想象,這個活力滿滿的地方,曾是一片疏于治理的舊街區。
“D19街區在改造前路面坑洼不平,路邊廣告牌雜亂交錯。改造后通行更順暢,景致更美觀。”住在附近的居民于敏說。
改造從2023年7月開始,沒有大拆大建,而是充分利用此前格局,實行原建筑改造,既保留了城市記憶,也節省了時間和成本,目標是通過獨具特色的改造吸引更多年輕人。
“我們圍繞‘老場景·新應用’的理念,融合電競、潮玩、美食與文創,打造出集創業、娛樂和價值創造于一體的新型空間,努力讓這里成為青年文化的聚集地。”競秀區城市管理局局長劉書齊說。
南唐胡同位于保定市蓮池區,歷史厚重感隨處可尋,2023年3月開始按規劃進行背街小巷改造提升。“8個月的改造讓南唐胡同變了模樣,街道整潔清新,古樸建筑與現代元素交織,形成獨特風景線。”蓮池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張紅偉說,改造過程中利用街角建筑立面植入互動文化體驗,采用“猜一猜”翻動板設施展現老保定韻味,增加了新的互動場景。
為持續鞏固改造成果,南唐胡同南側街口專門設立了街長制公示牌。街長制以街道辦事處為主體,多部門共同參與,通過街長巡查、職能部門檢查、群眾監督三方合力,發現問題及時制止并整改。
自2022年以來,保定市圍繞道路工程、地下管線工程、綜合環境整治、立面整治、特色提升等內容,確定“路平、溝通、水暢、燈亮、潔化、綠化、序化”的標準,在硬件、軟件建設方面協同發力,已改造背街小巷405條。
民生服務
保定市針對背街小巷大多分布在居民聚集區的情況,遵循“便民惠民不擾民”的原則,充分考慮百姓生活出行實際,解決難點痛點,完善服務設施,增設停車位、綠地和休閑空間,規劃便民市場,提升街巷生活的舒適性和宜居性。
“過去下點雨就積水,現在不但路面平坦了,還新規劃了停車位,車輛也不亂停亂放了。”在保定市無線電宿舍大門口,居民陸艷玲講述著眼前這條老街巷的變化。
保定市無線電宿舍門前路位于龍泉路南側,長100多米、寬3米,是附近居民的主要出行道路。“以前道路東側的裸土被居民當作臨時停車場,路側部分墻體是危墻,存在安全隱患。”龍泉社區黨委書記付紅超說。
保定市組織專業設計團隊多次進行現場踏勘,征求群眾意見建議,不斷細化施工方案,對該路段進行改造提升,增加了近30個停車位,同時安裝健身器械供居民休閑鍛煉。
“無線電宿舍門前路的改造,是城市精細化管理與社區人文關懷相結合的一個生動案例。”保定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蔡良占說,保定市在多條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中,將海綿城市的“滲、蓄、排”理念融入其中,實現雨水的自然滲透和凈化,同時根據每條街巷的特點和周邊人居環境,設置停車位,增添綠植綠化帶,增設健身游樂設施,努力通過改造為市民帶來更多便利。
文化傳承
一場夏雨過后,碧空如洗。沿保定市東風路往北步入先鋒街,兩側的宣傳文化墻和各種彩繪映入眼簾,東側“先鋒街歡迎您”六個大字格外醒目,與不遠處“西郊八大廠”及“化學工業部第一膠片廠”“保定變壓器廠”等鏤空雕刻標牌相呼應。先鋒街道黨工委書記徐尚楓介紹,經過兩次改造,如今的先鋒街已成為承載保定工業文明的活化平臺。
在注重功能性和便民性的同時,保定市十分重視對背街小巷文化的保護與傳承,通過對歷史建筑的修復和文化元素的融入,將歷史記憶與街巷景觀整合,并與周邊建筑、消費業態、體驗活動進行串聯,讓每條老街成為文化的“活”載體。
興華路地處保定老城區,道路西段坐擁淮軍公所和保定水利博物館兩個標志性建筑。以前這里以住宅底商為主,缺乏規劃,與周邊歷史建筑不協調。“我們請規劃師全過程參與,同時匯總收集居民對改造內容、改造方式和施工方案的意見建議。”保定市城市管理局市政規劃處處長李隆杰介紹,重新設計的沿街底商門頭在風格上與淮軍公所、保定水利博物館相呼應。路口設置的景觀標識牌讓游客通過手機掃碼就能聆聽歷史故事,了解街道的前世今生,感受建筑的歷史文脈。
“老街小巷如同城市的活化石,鐫刻著時光印記。保定市通過串聯一系列老街,深入挖掘珍貴的歷史人文資源,共同打造文化片區。”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主創設計師李沫說,這些街道是保定古城格局向現代城市發展連接的脈絡,既兼顧歷史風貌,又有現代功能的便捷實用性。
“保定背街小巷改造是一次從面子到里子的變革。通過功能性的完善、便民性的提升以及文化性的挖掘,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,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品質,更在保留城市文脈的基礎上賦予了老街巷新的生命與活力。”保定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劉波表示,保定市的背街小巷改造將繼續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典范,不斷探索在保持城市特色中實現可持續發展。(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)